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人才招聘
科研人员招聘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招聘 > 科研人员招聘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数智健康医防融合研究团队”诚聘医学交叉博士后

发布时间:2024-12-08 点击量:

一、数智健康医防融合研究团队介绍

团队聚焦肥胖及相关慢性病防控医防融合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干预措施(包括数智健康相关技术和防治策略等),建立跨学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等)的合作交流平台、研究项目和高效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加速研发关键技术及成果转化,旨在为我国及全球居民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团队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MED-X研究院、国际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IOMC)、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中心等研究平台开展研究。


团队面向海内外诚聘优秀中青年人才,有多个位置招聘不同层次和职业的人才,包括博士后、特聘副教授、科研助理等。


全球健康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团队负责人:王友发、二级教授、国家级人才

第一附属医院团队负责人:张谞丰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人才


二、医学交叉博士后招聘条件

1)政治方向正确,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国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进取意识,恪守师德行为规范、学术道德规范。

2)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在取得博士学位3年内),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身心健康。

3)从事健康大数据分析、医学人工智能、智能医疗设备、健康管理与政策、健康促进领域相关的研究,已在相关领域取得明显业绩,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

4)对于特别优秀人员,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三、医学交叉博士后薪资待遇

1)医学交叉博士后分为AB两类,均实行年薪制,其中A25万元/年、B16万元/年。另外,根据业绩,团队发放绩效奖励。

A类前两年按20万元/年发放,中期考核合格及以上者后两年薪酬提高至25万元/年,并补发前两年薪酬共计10万元,不合格者降为B类管理。

B类按16万元/年发放,中期考核优秀者可申报A类,由医学部组织专家评审,经教师聘任委员会审核、专班审议入选后,薪酬按25万元/年执行。

2)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按国家规定缴纳,标准不低于学校同类人员。

3)可享受学院(部)、团队其他奖励,不计入合同规定的薪酬总额。

4)博士后享受学校子弟就学政策,可租住人才公寓。


四、应聘方式

请登录西安交通大学招聘网(careers.xjtu.edu.cn),点击“岗位分类”-“博士后”,选择拟应聘的团队和岗位查询招聘条件并填写申报申请。此批申报系统开放时间为202481-913日。未来团队也可能招聘更多优秀人员。


申请人下载打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交叉博士后申报表》和《思想品德考察表》并提交团队。团队考察后,择优提交学校相关部门。


应聘者将上述申请表、申请信(明确应聘岗位、1-2页的个人情况介绍及研究工作计划)、个人简历(中文或者英文)、3篇代表性研究论文PDF3个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至GHI邮箱(xjtu_ghi@xjtu.edu.cn)。简历应包含个人信息、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学习及工作经历、发表论文、科研项目、获奖等主要学术成就。

联系人:张老师 1871737568joshuaz@mail.xjtu.edu.cn


五、团队带头人介绍

王友发,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西安交通大学领军学者、医学部副主任、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和全球卫生分会副主委、中国营养科学界首席专家;2023年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全球排名4108,中国临床医学领域第11名,大陆地区第7;入选“2023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终身学术影响力榜)”中国大陆预防医学专业第一名,全球顶级科学家国内排236名。曾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儿童肥胖研究中心主任、纽约州立大学系主任、美国营养学会营养流行病分会会长、北美华人营养学会会长、北美肥胖学会儿童肥胖分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的咨询专家等。长期开展肥胖和慢性病防控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促进了交叉学科与国际合作。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2500余万美元科研经费,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1607万美元国际儿童肥胖和慢性病防控合作项目(含200余万美元中国子课题)。发表论文400余篇,多篇论文单引>1000次,近三年主持在JAMALancet子刊发表7篇论文。2019年主编《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近三年主持发表《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中国居民健康体重管理之减重行动20条》、《健康中国建设—消除健康不均衡专家共识》、《中国居民运动减重专家共识》。主持完成了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促进了交叉学科和国际合作,是肥胖和营养流行病学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专家。


张谞丰,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外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美国匹兹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胆青年专家工作组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陕西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与复发转移性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肿瘤防治联盟陕西省肝癌防治联盟常委兼秘书。致力于肝胆胰外科与肝脏移植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医工结合外科技术创新及医疗设备研发。开展系列肝胆胰肿瘤国际多中心研究、磁外科临床技术创新推广和肝脏疾病性别差异机制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1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astroenter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Hepatology, Annals of Surgery,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等著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和二等奖。


六、主要相关研究机构简介

1.西安交通大学国际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IOMC):是2022年成立的一个跨学科研究中心,重点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Med-X研究院、精准医疗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其他校内外相关机构,探索建立创新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新机制和模式,解决重点科学和公共卫生及临床问题,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心开展肥胖症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病因机制、防控、诊疗和康复方案、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经济学相关的跨学科研究,促进医防融合,帮助降低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减轻经济负担,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中心:中心聚焦“大健康”,落实“健康中国”政策,探索医防融合协同机制,建设健康生活方式医学研究中心,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快构建公共卫生事业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期间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


3.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GHI):成立于2016918日,是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立的29家研究院的首家研究院,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围绕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任务和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依托交大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数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管理、人文、工程等优势学科。研究院科研团队目前开展的研究为国内外的研究基金资助,包括例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的资助。GHI目前下设八个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包括系统科学和健康大数据研究所、慢性病预防控制研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环境与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老龄健康与老年医学研究中心等。


4.西安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一所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端科研平台,秉承“交叉、共享、开放”原则,立足“医疗+”理念,汇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国际优势资源,积极开展临床与基础结合、医工结合、医理结合等研究。MED-X研究院将以创新发展的理念,从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出发,基于学科优势,建立“临床问题-实验研究-临床转化”的闭环研究模式,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为中心,实现前瞻性临床基础研究与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研究院下设免疫与代谢性疾病研究所、再生与重建研究所、肠道微生态研究所、肿瘤精准研究所、数字医学研究所,总物理空间超过5600平方米。免疫与代谢性疾病研究所,由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施秉银教授担任所长。研究所针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肥胖症和代谢性疾病开展了前沿科学研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


欢迎加盟!



下一篇:招聘科研助理--西安交通大学王友发教授团队与青海大学彭雯教授团队联合招聘